2021年7月,中南大学发布了《关于2017级及以后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年限的说明》,通知规定硕士学习年限为三年,也就是不再区分学硕与专硕在学习年限上的差异。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也发布相关通知,提出从2021年考研开始,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化工、资源与环境等十余个专硕、非全专业,全部改为3年制。
此后,河海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了专硕学制的变革。
不止如此,国内top级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早已存在部分专业专硕2.5年及3年制的规定。比如,清华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专硕学习年限为3-5年,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学制为2.5年。
当然,这也是由于专业性质所决定。不过,目前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专硕学习时限太短而导致教学与实践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的问题,延长专硕学习年限很可能是今后专硕培养的大趋势。
然而,相信对于很多专硕er来说,自己当初选择专硕就是为了快快毕业,早日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当一名社畜)。那如果专硕都变成三年制了,它相较于学硕的优势在哪里?多读一年真的能实现从“人”到“人才”的跨越吗?它的必要性在哪里?
· 壹 ·
三年制专硕与二年制专硕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多数专硕er的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
研一
大多数研一er课程安排满满当当,眨眼已被期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终于搞完期中就迎来了死亡期末复习。如果还想做个三好学生拿个奖学金,就还要参加各种比赛、实践活动等,略显卑微(所以大多数专硕er应该不会有这种想法)。如果职业规划比较明晰,毕业之后想搏一搏考个选调,那么学生干部等工作也是提升自己竞争力的重要机会,技多不压身……此外,寒假帮导师或师兄师姐打打杂,暑假就要开始为找工作实习了。
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学校会在研一第二学期结束前进行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所以第二学期就要进行好毕业选题、初步的实验设计等工作,以避免被答辩老师批得太惨。甚至有的学校在研一第一学期末就已经发布了下学期4月份进行论文开题……这对自认为是研究生阶段刚开始的研一er来说无疑是一个暴击:什么?这就要准备毕业了?
研二
基本上研二第一学期就要面临秋招,争取拿到心仪offer了,所以仅仅比本科毕业时多上了一年课的研究生就真的具备比本科生高出一个层级待遇的能力了吗?结果仍未可知,但企业无疑十分看重这一学历。选择考公以及各种事业编的研究生也会在这一学期备战各种考试,等offer尘埃落定就要全力准备毕业论文了(进行专业大实习的专硕er需要兼顾实习与毕业论文)。
当然,对于工科生来说,研究生自然也少不了与导师的“沟通”。导师的各种项目、各种零零碎碎的专利申请、报销任务等足以填满专硕er的生活缝隙。
那么,三年制专硕相比两年制多出来的一年主要用来做什么?真的和学硕一样了吗?
以中南大学为例,专硕改为三年制之后,专硕的课程安排与学分要求已经超过了学硕,通过对具体课程设置的对比,专硕需要比学硕多修“学术交流英语”课程并进行“专业实践”,而且工程类硕士专业实践要求实践时长不得少于一年。
相比之下两年制专硕通常学分要求较学硕少,专业实践最多也不超过半年,甚至武汉大学某些工程类专硕的专业实践只要求不少于三个月。
中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020年版)
可见,三年制的专硕相较两年制专硕和学硕会更加强调应用,所以专硕的实习时长会适当延长,在课程设置上也会加入一些职场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在课程安排上会和学硕一样分散课程的安排,不至于太过紧凑。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实是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之余不断总结与反思的结果,三年制所给予的更加充足的时间有助于专硕er进行消化与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 贰 ·
为什么要延长专硕学习年限
专硕er如此仓促地奔向一项又一项任务,足以见时间安排的不合理,那么延长学制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专硕er或许并不这么认为)。
01.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专硕专业水平
从以上专硕er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在两年时间里兼顾理论课程、实习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并非易事,这也就造成了处处都有所涉猎,但可能一无所获的结果。
而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专硕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家要求的是专硕能够做到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对应的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专硕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但有些高校因为专硕学制太短,甚至没有设立实习环节,这无疑有悖初衷。所以,适当延长专硕学制确实能够给专硕er一个稳扎稳打、不断反思、逐步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机会,但专硕er也要付出